至於Web 2.0, 所指的是以群眾/用戶為基礎的, 所有(或大部份)的內容都是由用戶提供或貢獻出來,網站只是提供一個平台. 最出名的例子有 YouTube, Facebook, Wikipedia及眾多的討論區/留言版等. 即使是網誌/blog的平台如Blogger, Wordpress, Xanga等, 瀏覽者可以和作者及其他瀏覽者討論. 在Web 2.0的時代, 每個人都可以是內容提供者, 身份可以是作者/專欄作家, 記者, 編輯, 評論員, 攝影師, 導演, 編劇, 演員, 歌手(還有很多......).
有媒體就有商機, 問題只是怎樣去把握. 筆者認為 Idea 及 Timing 兩個因素至為重要. 但是有一個因素需要非常小心地處理, 就是Web 2.0參與者的自主性及自發性,特別是前者, 正如在傳統的體系內的"口碑",不同的可能是更快的傳播速度及更難預測其發展,處理得不好的話,有機會令情況失控及帶來很壞的後果.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